沒有任何規則可以為自己的表現評分,渴望追求分數的高低,或許相較於自己定義自己,你覺得透過別人的評分跟看法會比較輕鬆。
對於--(我足夠被愛嗎?我表現好嗎?我可以被大家喜歡嗎?)他人失衡的視線,堆放身上,日益增加的,只是追求他人的評分與期待,而不是發自內心想為這件事情而努力。
有時候這些不安,甚至來自另一種恐懼,源自「擁有過,所以害怕下一次表現不如預期」,知道擁有過的標準,所以很難忘記提醒自己,不要進行比較,但我想所有失誤、表現不好,都不是失誤,只是經歷而已,這一次的犯錯、下一次的彌補,漸漸地,變得能與豐富經驗的人一樣,充滿堅定。
所有「比較、評分、追求完美」的期待,都不是壞事,人人皆會求好心切,如果可以選擇,希望把自己的感受(快樂/自由/珍惜自我)放在優先之處,當你覺得不夠好的時候,練習跟自己說一聲沒關係,沒有好心的提點與批評,也不會有更好的你了,不管是工作、事業、人際關係,這些失誤都是值得被饒恕的事情。
接住這份害怕不完美的心情,置放從前,從今以後,還會認識許許多多的人,挑戰更多需要具備勇氣的事,再也沒有比瞭解自己來得更必須的事情了,比起一句抱歉、好糟糕,所有不完美,都能夠化作一句溫柔的謝謝。
那些不完美,不知不覺也能融入生活,變成養份了。
#20200723